发布日期:2020-07-01
在日前举办的亚太设计师年会上,经过公平、公正的评选,牵动海内外万千设计师的首届筑巢奖已经尘埃落定。首届筑巢奖主要面向国内及亚太地区室内建筑师、设计师、大专院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在校师生,参赛作品包括已建和在建工程、方案设计作品及学生作品。大赛共分酒店空间、商业空间、办公空间、交通空间、体育空间、展览空间、剧院空间、餐饮与娱乐空间、住宅空间、手绘艺术、陈设艺术、照明空间、手绘设计、学生作品等13个类别,分设各个类别的金奖1名、银奖2名、铜奖3名,以及优秀奖、入围奖若干名。大赛学术委员会进行了初评和终评,最终评出筑巢奖金奖、银奖、铜奖、优秀奖及入围奖五大奖项。手绘组是本届筑巢奖的一个亮点,中国设计师优秀的手绘表现能力让众多海内外设计师眼前一亮,备受瞩目的获奖作品莫过于筑巢奖手绘组的金、银、铜三类奖项。来自江西美术专修学院尚龙勇、邓蒲兵的《现*公空间》获得筑巢奖手绘组金奖;来自十方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易翩 、钟伟 、李明的《庭院设计》和俄罗斯列宾美术学院的郑昌辉、徐伟、甘亮、刘开海的《剧院空间设计》荣获筑巢奖手绘组银奖;铜奖由广州星艺装饰的欧阳乐、熊兵、方雁来的《家庭厨卫设计》、澳大利亚GHD的汪雨、徐啸、王剑的《长沙某景观规划设计》 以及唐殿明、汪伟亮的《别墅室内空间》共同摘取。
“筑巢”,是承接悠远中国文化和当今空间设计的璀璨表达,筑巢奖将鼓励设计师构筑最适宜人居的“巢穴”,打造人类建筑史上一个又一个空间的奇迹。有巢氏成为中国最早的建筑设计大师;应运而生的“筑巢奖”,是对建筑装饰行业优秀设计师的荣耀肯定,也是对出色筑巢人社会责任感的激励。该奖项势必成为建筑装饰界极具影响力的“奥斯卡”。
江西美术专修学院教育的师生在筑巢奖上摘金夺银不是偶然的现象,而是长期坚持艺术实践,打造独特的教学方式的结果。
教育是公器,是关系到国家与民族兴衰的浩大工程。就拿日本来说吧,明治维新之后,日本国家做的最大一件事情,就是教育的普及。日本法律规定,每个日本孩子必须上学,费用由国家承担。教育的普及对之后的日本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一代代经受教育的日本公民,彻底改变了日本整体国民素质,因而日本出现了安藤忠雄等五位获得普策利国际大奖的设计师,教育成为日本立国、实现经济腾飞的关键。教育曾是日本百年来引为骄傲的壮举,可是,日本人万万没有想到,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学者们认为,日本的教育不仅使日本国民得到了知识,同时,教育也使每个有性灵的人变成了服从的机器。也就是说,个人成为整个社会机器的一个部件。而在新的时代,世界的较量恰恰是人的性灵、人的创造力和想象力的较量,是冷与热的较量,是小聪明与大智慧的较量,所以日本经济衰退,日本学者反思的结果是恰恰是日本百年教育的普及。看来教育也是一柄双刃剑!有人这样比喻:日本卖的是“冷”的、有形的机器,汽车、电脑、照相机。。。。。。获得的是生产成本与销售价格的差价。而美国卖的是“暖”的、无形的“思想”,如设计思想与理念,电脑程序与软件,因而产生了比尔•盖茨。那就是人的性灵自由翱翔在宇宙间的产物,一个没有捆绑的性灵能够走多远,这有着无限的可能性。
让我们回到筑巢奖这个话题上来,在亚太期间还举办了一场百所高校教师研讨会,会议的主题就是艺术教育的走向与皈依这个大命题。与会教师很多对现行的教育方式提出自己的叩问。有的教师在发言中谈到:现在艺术学院非常多,很多学生进校时一笔也不会画,上手绘效果图课非常吃力,但是我发现凡是在江西美术专修学院培训过的学生专业都非常好,手绘的功夫很深。平龙、刘晓东这些老师在我们上海都是一流的,都在特训营任教,看来汇聚师资力量很重要。经过名师指点的学生,进入高校以后,与别的学生就是不一样,学生入学前最好经过名师指导。现在特训营老师比如平龙、冯信群等都很好,我们也请他们来校指导过,江西美术专修学院平台很好,以后我们也想参与进来,对社会负责,美术学院手绘的确要加强啊。秦皇岛环境艺术学院边哲老师说:北京有一个山庄到我们学校招人,条件优厚,我工作室有三个学生应试,这三个学生都到江西美术专修学院特训过,后来三个学生都被留下啦,因为他们都优秀,设计手绘能力都强。其中一个在毕业设计时拿第一名,其他二个手绘能力很棒。为什么都录取啦,手绘可能属于技术层面,但它背后承载的东西很多,有力量,与灵魂有关。低点说是别人通过你的努力对你能力的信任。学环艺的很多,每届都占有70%,凡是来江西美术专修学院学习过的学生,自发组织了手绘协会,每周都要上晚课,参加手绘学习的同学考试就能取得好成绩,手绘有启发思维树立信心的作用的。问题是,现在我们高校手绘仅凭老师在课堂上教时间有限,达到一定的高度很难,我想问的是如何解决课时与手绘能力提高的问题?
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它直接叩问着教育体制。教育激活创造力,培养有性灵的人,一直是教育的良知与思考,是一个大命题,许多高校已经取得探索性成果,但教育的普及需要全社会的合力,各种教育方式应该是相辅相成的。江西美术专修学院作为高校手绘课时不够,着力培养学生的技能与创新意识的训练,他们的劳动已经得到承认,从边哲老师的发言中,我们感知独特的训练给学生带来了自信,到来了独自创意的可能。
从筑巢奖特训营培养的师生摘金夺银到众多高校教师对特训营教育的肯定,说明一个问题,特训营在师法自然的教育方针的引导下,的确吸收了一种充满生机活力的教育方法。 余工从广东星艺集团管理层退下之后,足足花了六年时间,筚路蓝缕,拓垦荒原,投巨资在武宁县拓林湖畔创办了庐山西海国际艺术学院将庐山西海万岛湖上众多的岛屿与一片宁静详和的湖湾打造成全国最大的手绘设计教育基地,立足山水自然,师法天地,接引一批来自五湖西海的青年学子,激发的就是年青学子的天然性灵。余工办教育起点很高,看的很远,不拘泥成法,不沿袭现有的艺术教育模式,敢于标新立异,敢于摸着石头过河,体现了一个重于实践的设计师和一个哲学博士对教育的深层思考。
充满诗人和哲学家气质的余静赣,是一位善于将现实升华到理想境地的大师。他兢兢业业,创办庐山西海国际艺术学院,主旨是为社会培养未来的大师,一定要做强中国的艺术设计。有人从大海里找到了一种精神的准则,也有人从浓郁密布的山麓和车水马龙的都市探寻内心的答案。走南闯北的余静赣在纷繁的世事中,找到自己人生的坐标系,那就是:追寻教书的意义。
江西美术专修学院依托庐山的地理、人文优势,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积极探索素质教育的新模式,立志打造艺术设计领域的西点军校。依据余工的办学设想,特训营秉承“大道行师,设计立德”的校训,汇聚了国内外近百位顶级设计师、手绘设计名家、建筑哲学家、企业家以及知名学者,手把手地传授,零距离接触,言传身教,名师点灯! 特训营的课程设置特色鲜明,集中、英、法、德、俄罗斯、孟加拉等十多个国家的专家学者的教育精髓而设置的精品课程,以“磨砺意志,树立信念”为育人标准,倡导艺术与哲学的结合,理想与专业的贯通。锐意创新的课程体系。
余工构架的教育模式大气而不断完善,为了使特训学子具有开阔的国际视野,余工提出了“为国内外设计艺术人提供广阔学习交流机会,推动中国设计手绘艺术走向高端,迈向世界”的办学方向。为此,特训营每年按2%的比例选拨成绩优秀的学员出国留学深造,按5%的比例组织学生出国写生交流。 探寻的是“精品办学,英才教育”。
余工办教育,特别注重厚德笃行。为了养育学生良好的品质,江西美术专修学院秉承“艰苦、坚持、坚强”的特训精神,在特训中,提倡六十天疯狂艰苦1000小时,疯狂手绘1000张草图,疯狂设计1000张创意方案,疯狂几十场手绘设计快题竞赛,疯狂擂台论剑,高强度的短期特训也因此成就学子的一生!
余静赣说:学艺先做人。为了全方位打造学生的素质,培养学生坚韧不拨的性格。余工经常身体力行地组织特训营学生进行野外拓展运动。他们陡步登山涉水,到大自然中写生实践,在酷暑严寒中,体验自己的生存能力。特训营通过远足、冬泳等一系列拓展运动,在艰苦的环境里,磨砺学生的意志。余工知道,这些人生经历,将会沉淀进学生的性格。余静赣还常常带领学生置身在湖心的荒岛之上,那儿是狐狸和野兔的世袭家园,是野生灌木和芭茅滋生领地。学生们在艰苦的环境里,直面生活的底线,他们在无助中自己支撑自己。事后,正如余静赣所期待的那样,经历过户外拓展运动的学生,都将那一次次经历,当作一笔人生的财富,从中领悟了许多以前从未体验过的东西。
为了扶持青年人创业,江西美术专修学院特地开办了创业营。余工设立3000万元创业基金,帮助有志创业的艺术设计类大学生实现人生梦想,挖掘敢于创业、纵横市场的优秀人才,由此掀起中国设计类大学生创业的高潮。
多年来,余静赣正是以这样独特的教育方式,为家乡、为社会造就了一批又一批高层次的人才,他让许多年轻人走向了成功。在余静赣的学员花名册里,有的已经成为室内设计行业的大师,有的学生不仅在业界拿下多次全国性设计大赛金奖,而且有些学生的著作论文甚至成为高校的必修课目。
这就是江西美术专修学院在亚太首届筑巢奖中摘金夺银的答案,这就是庐山西海国际艺术学院被中国建筑装饰协会授予“中国建筑装饰设计教育实践中心”的根源。让我们一起来努力,为做强艺术教育加油!